創業筆記 | 解決電商庫存管理的煩惱【資料管理篇】

倉儲, 倉庫, 創業, 創業 庫存管理, 創業庫存管理, 庫存管理, 庫存管理系統, 後勤, 貨架, 貨物管理, 電商

電商有一種累,是出貨出不完的累,雖然提升到這個階段值得高興,但同時也反應出可能的問題:

究竟是生意太好?
還是理貨效率不彰?
是否有最基本的庫存管理課題被忽略了?

延續上篇(從0到1打造業績後勤-電商庫存管理【環境篇】) ,討論庫存管理空間與場地成本的概念。當規模擴大後,場地空間需求得以緩解,接下來面臨的課題為,如何做資料與環境面的庫存管理改善,這篇將由潛入深的探討庫存管理辦法。

市面上有許多庫存管理系統,以及使用庫存管理EXCEL的方法,但用這些方法之前,改善庫存困擾的第一步,首先找出問題。我們先列出欠缺庫存管理辦法(或完全沒有辦法),會遇到哪些問題。

定義痛點 (Problem Scope) :

1.庫存容量無法量化:

雖然知道儲放空間大小,但由於可能儲放棧板的尺寸不同,堆疊高度不同、帳面上無法呈現棧板上堆放的狀況,如:

A商品有100pcs、B商品有70pcs,是否能立即轉換成佔幾格棧板? 目前產品在棧板上的儲放約棧幾成滿?

倉儲, 倉庫, 創業, 創業 庫存管理, 創業庫存管理, 庫存管理, 庫存管理系統, 後勤, 貨架, 貨物管理, 電商
倉儲, 倉庫, 創業, 創業 庫存管理, 創業庫存管理, 庫存管理, 庫存管理系統, 後勤, 貨架, 貨物管理, 電商

▲每項商品尺寸不同,影響打板數非常大

2.殘板增加:

採購量造成尾數殘板、多人員撿貨、順序不明,無法管控統一撿貨,造成同商品不同棧板的同時扣庫存,日後清點庫存與整併空間的難度增加。

倉儲, 倉庫, 創業, 創業 庫存管理, 創業庫存管理, 庫存管理, 庫存管理系統, 後勤, 貨架, 貨物管理, 電商

▲初期尚未架設貨架前,不論是訂貨量或儲放量尚未規格化,僅能以較土法煉鋼的方式做表格,以人工填寫,殘板增加造成兩地庫存落差、與持續復盤的麻煩。

3.理貨流程打斷:

由於無法直覺判定地上庫存,導致理貨時常需要尋找新的整板庫存,或因地面庫存不足而間斷,需要等2/3樓庫存取下後,才能回復作業。

倉儲, 倉庫, 創業, 創業 庫存管理, 創業庫存管理, 庫存管理, 庫存管理系統, 後勤, 貨架, 貨物管理, 電商

▲傳統的理貨工作項目的先後依賴條件,整理出貨→ 撿貨→ 地上庫存不夠→ 2/3樓取板→ 回復撿貨

4.貨物位置不明確:

隨著庫存增加,造成撿貨效率逐漸低落。明明系統還有庫存,現場卻找不到貨物在哪,需要仰賴少數夥伴告知貨物位置。

5.撿貨動線變數:

假設空間未多加管理的情況下,通常進貨則依照現場空位做擺放。貨物位置不明,可能造成撿貨動線的混亂,人員變得隨機取貨、每天撿貨效率變數大,無法合理預期效率。

倉儲, 倉庫, 創業, 創業 庫存管理, 創業庫存管理, 庫存管理, 庫存管理系統, 後勤, 貨架, 貨物管理, 電商

▲有沒有一種經驗是,在自己的倉庫找自己的東西,結果找不到,時常需要呼救現場夥伴,夥伴下一秒馬上找到?

直到規模擴張到一定的程度後,地面管理除了空間的限制外,同時也被固定人員牽制住。尤其是出現對人的依賴情況出現,當這種現象出現,建議馬上進行討論與改善,避免過度依賴單一或少數人員,減少因人員異動(不幹)而帶來的陣痛期。

運氣好的我們,雖然庫存管理的前期高度仰賴現場夥伴。在2021貨架建置完成後,實施一些管理改善措施,我們分兩個大面相,得到以下實質的好處:

貨架優點:

倉儲, 倉庫, 創業, 創業 庫存管理, 創業庫存管理, 庫存管理, 庫存管理系統, 後勤, 貨架, 貨物管理, 電商
  • 儲位規格化

在設立貨架之前,庫存擺放相對隨興,尤其是產品包裝大小不一,有些小產品一個棧板可以放上百件,有些只能放20件,在材積差距懸殊與銷售速度不同的情況下,導致空間利用率特別低。

在設立貨架之後,可以根據儲位的大小來約束庫存含棧板的尺寸,如棧板為110*110cm,整體含貨物高度不可超過185cm。

  • 採購量規格化

由此規範不僅將庫存規格化(一板=多少件數),日後便於依照棧板的數量與工廠下單,減少殘板發生(未堆滿的棧板,不僅影響空間利用率,也需要現場整理成可入庫規格,增加現場理貨負擔)。

  • 貨櫃量可視化

更進一步可以預期海外進口貨櫃的可儲放量。

舉例:

一條20呎貨櫃可裝櫃量為27cbm(cubic meter or 立方米)

一條40呎HQ貨櫃可裝櫃量約為64cbm

一個棧板扣除高度後可以堆放的體積為110*110*170/1,000,000約等於2cbm

由此可以推斷

一條20呎貨櫃的貨物約當於14個貨架儲位

一條40HQ貨櫃的貨物約當於32個貨架儲位

而以我們396個儲位,約當可以容納6條40HQ貨櫃的儲量

庫存管理辦法改善:

  • 商品儲位最佳化

 

數字管理優勢,在於反映真實,並且合理化調整

創業初期,由於沒有各項產品銷售數字的參考,通常大貨到庫後,最多以編號邏輯下去排列(EX:#1711/#1712/#1713…),若長期持續這個邏輯擴張下去,唯一的好處應該只有位置定位明確。

數據的沉澱,是改善的依據。隨著時間進展,可以藉由時間段的數據了解熱銷產品情況,我們將三個因素納入考慮:

1.銷貨金額

2.銷貨數量

3.包裝材積大小

綜觀以上三項考量,我們可以將績優產品優先擺放在走道上(首板)。

以我們自己為例,首板位置有46板,我們將一季至半年的前段優勢產品安排在該位置,確保這些出貨量大或是材積大的商品,可以在第一輪撿貨序列被滿足,也避免熱銷商品被埋沒在貨架深處,需要來回搬動卻因空間不足,阻礙效率。

倉儲, 倉庫, 創業, 創業 庫存管理, 創業庫存管理, 庫存管理, 庫存管理系統, 後勤, 貨架, 貨物管理, 電商

依照現場貨架實際擺放狀況,定義首板,用於放置重要高轉換貨物,確保撿貨暢通。

  • 庫存管理視覺化

藉由EXCEL庫存公式,將原本條列的數字展開至相對應的位置,指定製表人,變更壓日期管理,以共同表格作為兩地溝通,並且落實出貨後一定時間的大小盤點(ex: 周五出完貨進行地上盤點,以利周一大出貨庫存準確),減少資訊落差,避免超賣而造成的客服資源浪費。

倉儲, 倉庫, 創業, 創業 庫存管理, 創業庫存管理, 庫存管理, 庫存管理系統, 後勤, 貨架, 貨物管理, 電商
倉儲, 倉庫, 創業, 創業 庫存管理, 創業庫存管理, 庫存管理, 庫存管理系統, 後勤, 貨架, 貨物管理, 電商

▲(1) Excel表格公式在更新進銷存庫存數字後,直接呈現在相對應欄位,以色標表示不同指標,並用公式統計空板數字(綠底),隨時掌控儲放量。

(2) 以尋找及取代(Ctrl+F),迅速找到儲放位置

  • 現場看板輔助

導入看板之前,假設需要取出一件指定樣品,可能因為穿梭在貨架之間,不確定性造成時間的浪費與危險性(本人最高紀錄找半小時,結果發現地上沒有庫存了😂)

我們利用軟磁鐵(因為可重複使用,白板筆書寫)作為標示看板,並且定期更新儲量,該措施明確標示對應貨架之下的儲放商品,輔助臨時的小幫手不熟悉物品儲放,也避免頻繁穿梭在棧板迷宮之間的危險。

在於日常撿貨中,我們可以快速檢視地上庫存與今日出貨量。如果必要,可以先將樓上整板庫存取下,避免造成撿貨中斷。

  • 座標編碼

貨架明確定義相對位置,省去模糊的形容,可以藉由座標精準定位,告知夥伴產品儲放位置,如:1F-A1-08(一樓/A座第一板/第8位)

倉儲, 倉庫, 創業, 創業 庫存管理, 創業庫存管理, 庫存管理, 庫存管理系統, 後勤, 貨架, 貨物管理, 電商
倉儲, 倉庫, 創業, 創業 庫存管理, 創業庫存管理, 庫存管理, 庫存管理系統, 後勤, 貨架, 貨物管理, 電商

除了貨架的成本外(如何計算電商庫存的貨架成本),庫存管理辦法的改善,基本上依照數據、看板、EXCEL表量身打造,並未付出額外顯著成本(除了軟磁鐵兩千多元),確有實質的效益。

庫存管理辦法改善的效益可能無法從帳面上看出,但卻間接牽動著:

  • 合理安排人員,提升工作滿意度
  • 客人快速收貨的好感度
  • 避免庫存失算的額外成本
  • 避免過度依賴特定人員
  • 及時發現庫存異常

雖然上述方式在某種程度上,無法與專業的WMS(Warehouse Management System,即庫存管理系統)相比。但在一套動輒數十、上百萬的系統選擇之前,我們採用該過渡擇中方案,順利在成長的過程中,建立庫存管理的蓄洪池,避免電商大節日爆單,造成理貨能量潰堤,引發一連串蝴蝶效應。

如果您有任何意見分享,歡迎Email到 ligfe@trueact.com.tw 或掃描QR Code加入立格扉LINE與我們聯繫。

倉儲, 倉庫, 創業, 創業 庫存管理, 創業庫存管理, 庫存管理, 庫存管理系統, 後勤, 貨架, 貨物管理, 電商

📝更多立格扉的電商創業筆記